3個維度分析智能軌道快運系統
2021-09-01 14:48:38 閱讀(57)
大家是否知道智能軌道快運系統是什么?智能快運系統是由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研制的全新交通工具,本文小萬將從3個維度分析智能軌道快運系統。
一.智能軌道快運系統的研發(fā)歷史
2017年6月2日上午9時12分,由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株洲所”)研制的一種名為“智能軌道快運系統(Autonomous rail Rapid Transit—ART)”(以下簡稱“智軌”)的全新交通產品在株洲首次亮相,這種融合了現代有軌電車和公共汽車各自優(yōu)勢的新型交通工具屬于跨界之作,它顛覆了人們對于城市交通的傳統認識,為解決大中城市出行難帶來的了新的選擇和體驗。
同期,株洲市人民政府宣布,由株洲市匯聚各方資源和力量,為智軌列車量身定做的全國首條智能軌道快運系統示范線路也將正式進入實質規(guī)劃階段,根據規(guī)劃目標,該條示范線有望在2018年投入商業(yè)運營,這將大大保持和提升株洲市在全國軌道交通領域的地位。
二.智能軌道快運系統的原理
中車株洲所介紹,智軌列車看似無軌,實則有“軌”,實現智能運行。只不過采用了中車株洲所的創(chuàng)新團隊自主研發(fā)了的“虛擬軌道跟隨控制”技術。簡單來說,它通過車載各類傳感器識別路面虛擬軌道線路,將運行信息傳送至列車“大腦”,根據“大腦”的指令,在保證列車實現牽引、制動、轉向等正常動作的同時,能夠精準控制列車行駛在既定“虛擬軌跡”上,實現智能運行。智軌列車長達30多米,是馬路上的“巨無霸”,但它卻是一個靈活的“胖子”。奧秘在于列車采用了多軸轉向系統等設計方式,智能對虛擬軌跡進行跟蹤控制。使整臺列車轉彎半徑與普通公交車相當,且比普通公交車輛的通道寬度更小,這就解決了超長車身帶來的轉彎難題。同時,智軌列車采用類似高鐵的雙車頭設計,省卻了掉頭的麻煩。
三.智能軌道快運系統的市場前景
根據統計,到2020年,隨著城鎮(zhèn)化進程的發(fā)展,全國將新增約80個百萬人口以上的地級市,但在整體城鎮(zhèn)化進程中,80%的中小城市因無法承受現有軌道交通裝備高昂的建設成本和漫長的建設周期,使用傳統的公共交通,導致城市擁堵“城市病”。為解決中運量交通的問題,需規(guī)劃建設總里程近8000公里的運量交通線路,總投資逾萬億元,市場潛力巨大。
智軌研發(fā)團隊坦言,智軌便是為解決“城市病”量身定做的,既能作為一線城市大運軌道交通的補充,也可作為二三線城市的客運主體,還能承擔新區(qū)到新區(qū)、中心到旅游區(qū)等特點線路的運輸,并能與現有的公共交通系統充分結合,打造地下、地面和空中的立體化交通網絡,為解決現代城市交通運輸難題提供全新的解決方式。
中車株洲所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智軌列車項目組組長馮江華博士介紹,以智軌列車為核心運載工具的智能軌道快運系統具有建設周期短、基礎設施投資小、城市適應性高、綜合運力強等優(yōu)勢特點,是兼顧運能與投資的中運量軌道交通系統解決方案。
“智軌”,就是為解決“城市病”量身訂做的。它既能作為一線城市大運軌道交通的補充,也可作為二三線城市的客運主體,還能承擔新區(qū)到新區(qū)、中心到旅游區(qū)等特點線路的運輸,并能與現有的公共交通系統充分結合,打造地下、地面和空中的立體化交通網絡,為解決現代城市交通運輸難題提供全新的解決方式。
綜上所述,智能軌道快運系統具有很大的反展前景,發(fā)給百姓們提供了便民的出行方式,一條運行線的建設周期僅需一年,能快速投入使用。另外,智軌列車還具有輕軌、地鐵等軌道列車的零排放、無污染的特性,并支持多種供電方式,能有效解決普通公交車載客量小的缺陷,大大提高運力。